大部分地区的专利补贴早已取消,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非正常专利申请?
专利代理的费用越来越低,X正、X维、X皓之类的机构靠什么活着?
安徽某地的专利编写产业闻名天下,这些专利为谁而编写,案源从哪里来?
X航网宣称专利交易金额超100亿元,这个平台上的专利都卖给了谁?
软著500块,包材料包授权,还注明高企抽查可运行,这些软著是做什么用的?
河北石家庄和保定的知识产权电销产业,面向全国迅速开拓业务,切入口是什么?
《被玩坏的专利》是一个系列,今天我们先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这个角度来谈一谈。
高企和专利的渊源
1989年,广东省科委在起草全国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时,最初是按照国际通行的口径选择出统计对象,然而即使以较低的水平设置阈值(如国际6%,中国2.117%),符合入选标准的企业也只有几十家。
于是,广东提出了“产品法”统计办法,将计算机与通信等九大类产品纳入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企业的总销售额中只要有50%的产品属于该目录范围,无论该产品是自主研发还是来料加工,甚至是仿制,都可获评高新技术企业。
根据该标准,至1989年底,广东省认定了2065家高新技术企业。该时期,获得认定的高新企业仅是一项荣誉。
1991年,国务院发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认定标准仍主要采用“产品法”,但规定通过认定并进入国家高新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财政、税收、金融、贸易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1996年,国家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范围扩展到国家高新区外。
2000年,制定了新认定办法,除要求和《高新技术产品目录》挂钩,还对研发经费强度,研发人员和科技人员比重、高新技术产品与技术性收入比重做了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严格按照认定办法的规定评审,能评上的企业少之又少,所以各地都采取了非常宽松的态度。
2008年,出台了《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管理办法》。在该管理办法中,将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活动、自主知识产权尤其是核心专利技术作为评审认定的核心指标。
从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专利深深的绑定在了一起。
2016年,颁布了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管理办法》以及细则,但总体变化不大,主要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标准、细节和流程进行大范围的完善,同时降低了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以及科技人员占比,取消了原有“5年以上独占许可”获得知识产权的方式。
高企认定造假泛滥
虽然标准越来越严格,但是很难拦住资质造假。
2009年,财政部牵头,国家审计署操刀,国税、地税及科技部门配合,对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116家高新技术企业抽查发现,有85户不符合条件,不合格率高达73%。
2016年国家科技部联合财政部对新能源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在抽查的90家企业中有72家涉嫌弄虚作假,占比高达80%。
2018年,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抽查了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100家企业,竟有80家不符合条件,占比高达80%。
2023年,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抽查了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400余家企业,核销了300余家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占比高达80%以上。
在多数地区,除了省级的补贴,还有市级的补贴、区县级的补贴,首次认定高企通常可以从政府获取约30至50万的直接财政资金补贴,再次认定还会有新的补贴。
除了直接的财政资金补贴,更重要的是高新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税率会从25%降至15%。
在如此优厚的直接补贴和税率大幅降低的诱惑之下,自然会有大量不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提供虚假资料的方式,在神通广大的中介公司帮助下,通过各种门路获取“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所以上面那么多的弄虚作假,丝毫不令人惊讶。
需要声明是,很多高新技术企业都是正规的、不存在任何弄虚造假的,尤其我们合作的。
专利被拖入造假重灾区
高新技术企业评审的主观量化考核指标中,总分100分,知识产权部分占30分,科技成果转化占30分,研发组织管理水平占20分,成长性指标占20分,70分以上合格。
在100分中,知识产权部分的30分自不必说,这是和专利强相关的。但是,科技成果转化部分的30分,其实也是和专利强相关的,因为专利、软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是科技成果最好的载体。
在具体评分中,如果平均年成果转化5项以上,则得分为25-30分,这就意味着,每年需要有5项以上的专利或者软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高企认定一般看近3年的成果转化情况,那么企业一般就需要15项或者更多的专利。
所以,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与专利相关的分数可以认为高达60分。这也就导致,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产生了大量的专利造假。
高新技术企业的评定机构通常设在地方科技部门,由科技、财政、国税及地税四家组成评审机构,再按行业抽取相关专家共同组成评审组。但是这么多年过去,评审过程仍以看材料为主,材料只要编制得当,符合相关标准,基本上都会获得通过。
开头提到的某正等中介机构,都有这样的服务:“一口价10万包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这10万不仅包括申报高新企业跑程序,更包括为企业创造申报“高新”所需的“条件”,比如编研发立项报告、编管理制度、编研发项目验收报告、编造专利等。
怎么编造专利?只要企业提供一个专利名称,然后等着专利证书就可以了。
企业不知道提供什么专利名称?没关系,给企业提供一些名字,企业自己挑选。
企业很着急,等不及专利授权?帮企业买专利,买和现在的产品看起来相关的专利,买一件发明才2万左右,实用新型2000到5000不等。
企业嫌专利太贵了?那除了必须要的几个专利之外,其他的用软件著作权来凑一凑。
压根没有软件?给企业做一个高企抽查可运行的软件,只要500块钱哦。
什么,企业确实有技术创新?那就随便找个人帮企业写几份专利申请文件递交就行。至于能不能保护创新,完全不用担心,反正企业也不懂。
于是在这场盛宴中,很多的中介机构业务形成了流水线一条龙的服务,造就了无数的高企。笔者知道的很多高企中介机构,不少家一年“培育”或“辅导”的高企都在数百家甚至更多。
在专利圈疯狂卷质量、卷价格,甚至为了几件案子大打出手的时候,有些高企中介机构因为没有人能够处理专利,甚至将专利业务专门外包,甚至声称一年保你上千件专利业务毫无压力,甚至承诺明年两千件也没问题。
当然,这些所谓的“渠道专利”的价格极低,因为高企中介机构本身一件专利才收三四千块钱甚至更低。1998发明包授权,268实用新型包授权,你见过吗?
这些专利中,个别价格高的高企认定中介会自己处理,甚至有很多高企认定中介因此成立了专利代理事务所。价格低的专利,则有相当大一部分流向了安徽某地的专利编写产业。
高企对专利行业的影响
笔者开办事务所初期,不止一个朋友说过,你们得优先发展高企认定业务呀,只有做高企认定业务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专利业务。彼时笔者对此还没有深刻的理解,此刻更多的是伤感。
伤感于中国如此多的企业第一次知道专利,是通过外行,而不是国知局、地方局或者专利代理师。
伤感于中国如此多的企业第一次知道专利的作用,原来不是用来保护创新的,而是用来申报补助的。
伤感于中国如此多的企业第一次知道专利的产生,原来不用基于技术创新,而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编造的。
伤感于中国如此多的企业知道中国竟然有那么大量的非正常专利,而且企业自己也或主动或被动的开始制造非正常专利申请。
伤感于中国如此多的企业第一次知道专利代理服务的“价格”,原来不用几万块,而是只要几千甚至几百块。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相当多的企业通过高企认定知道了专利。但毫无疑问,也误解了专利、轻视了专利、错过了真正的专利。
这种影响,也许会持续的施加到企业多年的专利战略上。
结语
十多年前,一篇《科技部官员称至少五成“高新企业”系造假》的文章引发轩然大波。文中批判了高新企业认定中介,有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事务所,也有各种商务咨询机构、科技交流中心,还有声称与地方科技部门“有关系”的单兵作战者(该文章目前已经很难找到了)。
十多年前过去了,高企认定不但没有落幕,反而愈演愈烈,已然成为持续时间最长的申报项目,高新技术企业也从2012年的不到5万家增长至2023年的45万家。
高新企业认定中介也不见丝毫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多得都开始内卷,多得政府都想打压。
受伤的只有本来就不怎么健康发展的专利行业。
附2023年的一则旧闻:
2023年7月初,上海市公安局各分局根据上海经侦总队指令,对高新企业非法中介集中收网。
一、上海青浦:
2023年7月9日,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官方发布“夏季行动”专题,青浦公安根据全国公安机关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安排,7月7日起在青浦全区范围组织开展“砺剑2023”集中清查整治行动。
其中,青浦经侦支队会同赵巷、练塘派出所在外区抓获四名诈骗嫌疑人。
“经查,四人编篡技术信息申请专利,将不符合资质的公司进行包装,通过高新企业审核申报骗取补贴及税务优惠进行诈骗”。
二、上海闵行:
近日,根据上海经侦总队指令,某经侦支队对高新企业非法中介集中收网,对位于闵行区的上海**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专利部、市场部等四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
某经侦支队组织警力,对位于闵行区的上海**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开展上门核查,同步对该中介公司代理的本区家有嫌疑的高新企业开展核查,二家均为20多名员工小规模实体企业(一家拉链厂,一家包装厂)。
经核查:“两家企业经营者均承认在不具备获评高新企业评定资格的情况下,通过支付**公司高额中介服务费,由**公司人员指导财务虚列研发费用和虛假操作发明专利的手法,骗取市科委等部门信任获评高新企业认定。
某经侦支队从保护本区营商环境,和专项行动重点打击是非法中介考虑,对**公司的总经理、专利部、市场部等四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对本区的两家实体企业经营者待处理(尚末获利)等。
三、上海普陀:
7月6日,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侦查一起诈骗案,上海H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若干员工涉嫌诈骗被刑事拘留,7月8日某员工被取保候审。
7月7日,上海H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因员工涉嫌诈骗被刑事拘留,办公室已被贴上封条。
……
初步估算,上海各区经侦支队根据总队指令,对编写专利申报高新企业骗取补贴及税务优惠进进行诈骗的多家代理公司负责人及员工等采取强制措施人数超过**人。
<本篇完>
清水知识产权,愿知识产权行业清清如水。
发布者:佚名,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qingshuiip.com/2024/02/01/%e3%80%8a%e8%a2%ab%e7%8e%a9%e5%9d%8f%e7%9a%84%e4%b8%93%e5%88%a9%e3%80%8b-%e9%ab%98%e6%96%b0%e6%8a%80%e6%9c%af%e4%bc%81%e4%b8%9a%e8%ae%a4%e5%ae%9a%e7%9a%84%e5%8a%9f%e4%b8%8e%e8%bf%87/